Reflection Blog

Jenny Tung-Ying Huang
5 min readSep 15, 2019

Jenny Huang, First Year Masters, Integrated Digital Media

week 1

I felt I was too early to position myself, which rigid my thinking. I never thought of me as a designer before getting into IDM. I got confused when the professor brought out three topics about designers because I could not even understand what was the meaning resulted from the unfamiliarity of being a designer. But it’s easier to understand that we used some phenomenon of our daily lives and that strongly raised awareness of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example, when we discussed the topic “do design as a tool of colonization?” , there’s a scene just pop up into my mind that I could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not because of their physical features but because of their wearing, because the definition of beauty in North-East Asia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media. That makes everyone just look the same and become a stereotype of the countries. It really reflected the issue of design as a powerful tool to colonize and easy to kill the diversity in our lives.

To give a deeper look into this issue, we need to figure out the aim of controlling people’s preference. Capitalism and politics usually lead public opinion to some specific trend in order to create their advantages. That’ why design is an inevitable path and tool to reach the goal. Moreover, highly develop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elerate the spread speed of artificial trend by using robots and real-time feedback to create mass dissemination. This reminded me that the third diagrams in the book, Design & The Question of History, reflected artifice had already cover our lives which means we cannot live without design and design control our lives.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decision made by designer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esides, professor brought up his working experience in Karachi which really inspired me and gave me an idea of my midterm project. Although words are the most common form in communication, actually, it is really a restrict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is designed for a certain group of people. Also, word-based language sometimes becomes a huge barrier in culture exchange. As a foreigner in America, I wonder if it will trigger more emotional connection when I used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 like an interactive game or drawing as the opening to make friends.

Following is the rudiment idea of my project. It’s an experiment aim to cross over language barrier by using drawing and body language. Subjects a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by communication styles, drawing group and talk group, before we start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 talking group, I will talk to subjects and ask them several questions just as usual. On the other hand, I will mute in drawing group and just show them a paper with my drawing and try to make them complete the picture with me. After the interaction session, I will ask their feeling and opinion that if the drawing can really bring us closer.

My project is still on the stage of discovery and ideation so it lacks some detail and feasibility check, but I hope my project is not just for the class but also can be inspiring for everyone. Still, need some research but look forward to it.

week 2

這次我嘗試使用中文撰寫我的心得,因為使用中文能夠更快速更精確的打下我的感想。

本週上課內容提及諸位哲學家對於人類與非人類間關係的闡述,從亞里斯多德為濫觴,依據人類為文明的開端,開啟對世界萬物的分類,從人類為中心的 Anthropocentrism( 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下發展諸多哲學論述分支,其中教授在課堂上提及Martin Heidegger 的生物與世界的相對層級關係非常有趣,但也同時令我感到困惑。重新回顧他的論點,他將人類與其他生物分成三個階層,human, animal and plants, Inanimals,相對應的世界主宰關係為build world, poor in world, worldless,人類構建世界的過程又稱作worlding 最後呈現world disclosure。我認為在這個論述下,跟以前所學的生物演化歷史有點重疊,人類是在食物鏈的頂端而植物與無機物質是在食物鏈的最底端,是否意味著在底端的物質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給人類建造世界的素材,素材像是糧食、坐騎、甚至是為了給人類建造上的靈感。

但我認為以上的觀點都是假設除了人類之外沒有其他生物有高等意識的能力,而且只有從人類的觀點回推世界的組成與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意識傳達的方式並不只局限於人類目前所知的利用五感(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傳達訊息,教授課堂上提及珊瑚、樹木與蕈類的溝通方式,若群體的角度觀察它們的溝通對世界帶來的變化,怎麼會是worldless,應該也是屬於創造另一個世界吧,只因為他們溝通的方式人類無法解釋無法接收,就否定掉他們的意識,此階層理論我抱持著存疑的態度。

關於溝通方式,讓我聯想到52-hertz whale的故事,鯨魚是群居生物,溝通的方式是發出超聲波來跟彼此溝通,通常彼此能夠接受到的頻率介於10–39 hz,但在數十年前發現一隻獨來獨往的鯨魚,只能發出52 hz的平率,換句話說無法利用聲波與同類溝通,因此造成他的孤獨,但對牠的生活並沒有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健康的成長。在這例子上,從Anthropocentrism觀點論述,這隻鯨魚對世界的組成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為人類帶來靈感與成就感,好讓人類更正向的帶領世界;偋除階層式的論點,鯨魚雖然少了溝通能力,但是牠仍創造出自己能夠生存的世界,跟人類一點關係都沒有。哲學論點無從驗證,但是我個人比較贊同後者的看法。

人與非人的關係,從這字面上的看法就非常的Anthropocentrism,宏觀來說,不也能分成地球與非地球,根據每種分類詮釋的角度不同會影響我們對待萬物的方式,愛與同理心等類似的抽象概念可能比起分類是我們更需要學習的,如同下圖,比起EGO階層式的將世界分類,我認為ECO表達的共存會讓整個世界更美好。

week 3

這星期討論了四個cosmology哲學論點Naturalism, Animism, Totemism, Analogism,老師舉了數個跨國文化的例子讓這四個論點清晰易懂,此外經過發想的過程發現萬物的來由皆有因果,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印度傳統建築的構造,房子呈現矩形並圍著一棵樹或是井,每個邊都會開口的設計能夠使氣流循環使房屋通風,以提升炎熱環境下的居住品質。此例確實應證了自然環境影響設計,但反面來說,我們的設計也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一樣舉建築為例,從南美亞馬遜大量砍伐植披以利都市計畫進行建築,到都市高樓密集所造成的熱島效應,這讓我再次回想到第一週的內容,設計師的責任與態度對世界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即使明白此道理,但是設計被權威利用作為利益的工具時,做出選擇卻變成設計師最負擔的職責。

回歸本周主題,cosmology我認為是神秘但又廣泛的,用任何理論都難以詮釋他的全貌,雖然哲學家們嘗試數十年的研究試圖用上述四個論點去解釋萬物仍然有許多迷團跟矛盾,我曾經上過一堂東方哲學的課程,教授上課的第一件事就表示「只有我詮釋的哲學,沒有我的哲學」,意味著針力士存在的,但是每個個體各自有各自的見解,系統性的將歸納出來的結果分類並加以命名,是為一個學派或理論,有點Naturalism的說法。上課時我們宏觀的討論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件,好像在定義在我們意識之內的都叫做宇宙,突然間我有個想法,在我們意識之外的東西我們永遠不會發現,但是宇宙包含「萬物」的概念,所以意識之外也包含其中,但我們無法察覺並加以敘述分類,也許他們會成為人類宇宙學中的「未分類」。上述有點饒口,舉個例子來說,螞蟻可能感受不到時間的流淌,那在螞蟻所詮釋的宇宙學中,時間將被分成未分類,還是根本就不該出現在螞蟻的宇宙學之中?

另外針對Naturalism的論點,我想提一個著名的物理思想實驗作為呼應,此實驗為Schrödinger’s cat,我們雖然各自表述,但是真理確實存在而且只有一個,以目前人類的研究還無法客觀的敘述它,不過我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有無限的可能是促使人類活下去的強大動機,如同古希臘神話裡提及的潘朵拉盒子,若打開了它,少了希望,世界就會毀滅。

Schrödinger’s cat

換句話說,人類像是希望的產物,靠著希望與信念而生,不過身為希望的產物的目的為何?是否有一個遠大的終極目標,讓我們創造什麼東西?像是電影Matrix裡Neo與Architect的對話,Neo不斷的進化是為了達到終極的平衡,也許人類之於宇宙的關係如同電影所演,讓人類擁有創造力成為一個強大的變數,讓宇宙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week 4

Xenofiction 是這周上課主題,代表從非人類的觀點去表達他的想法,其中包含兩個方向,一為Anthropomophism代表動物擬人化,如同卡通中會說話的動物,另一個為Zoomorphism代表人類擬物化,如同傳說中的狼人。有趣的是,雖然Xenofiction跟浪漫主義最早是在18世紀初開始被世人廣泛接納,但是在上古時期世界各地的神話都有Xenofiction的蹤跡。從埃及人面獅身像、荷鲁斯與其他眾神,古希臘神話裡的梅杜莎、 米諾陶諾斯、到中國傳說中的伏羲與女媧,都是典型以人獸形象出現的角色,從以上證據就能回推Xenofiction的概念已經存在千年。我認為萬物存在必有因果,為何人類會創造出如此角色?又或是人獸的形象真實存在?針對前者的回答,我認為創造出一個不真實但又特別的存在會讓人類對它的想像無限延伸,不易反駁,相對的感情的帶入就比較強,例如埃及荷魯斯是王權的象徵,但荷魯斯僅存在在神話中,執政者就能夠藉由神話之名來操控民意與輿論,讓人獸上升成無法證實的絕對權力,進而成為堵住眾人悠悠之口的工具。針對後者的回答,真實存在的可能性我沒有深入研究,如果人獸是曾經出現過的物種,歷史上的記載必定有驚人的相似,例如大洪水等傳說。

Horus

此外,課堂上也提到OOO(object-oriented othology)理論,這次的期中設計報告我想以52hz鯨魚為發想,跟OOO理論結合,萬物皆平等萬物皆互動的概念下手,Graham Harman的四個維度real object,sensual object, real qualities, sensual qualities進行實驗設計。實驗目標是想了解當無法與同類溝通時,如何證明自己的存在?將這概念擴大來說,當這世界沒有人能夠理解我時所產生的孤獨,如何去面對?利用OOO的觀點去證實自己的存在,希望這個作品能帶給孤獨的人們共鳴與安慰。實驗內容我需要再進行構思,應該會以互動設計為呈現方式。

week 5

本周上課以workshop的方式進行,重新複習了之前四個cosmology的觀點同時解激發我們創意與設計的理念。我認為老師的上課結構是非常紮實而且循序漸進的,身為一個沒有設計背景的學生,對於設計的基礎知識與責任是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去鑽研的,不過老師利用前三周快速的將設計知識的精華傳授給我們,再以workshop的方式再次複習課程內容,讓我對於期中報告的設計不會毫無頭緒,有跡可循。workshop把設計分成三個變項,時間、cosmology、環境,我們抽到了濕地(marshland),一個完全陌生的地理環境,我們從過往的經驗與知識推敲出他們的生活型態,不過令我驚訝的是在最後一個環節,組員們在表達想像中的信仰以及儀式時,他們的想法合理又不失創意,竟然能從碎片般的資訊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圖,真的是我欠缺、我該學習的。

我一直以來都很欣賞一個專門畫偶像的fanart 的twitter 畫家,他除了繪畫功力一流之外,我認為他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的作品會說故事。何謂會說故事的作品?他利用一些細節去展現空間與時間的過程,呈現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讓觀看者擁有無限的想像力,甚至會期待下次的作品,舉例來說,圖中呈現一個破損的聖誕樹以及主角額頭上的傷口,就能夠推理出主角因為撞到聖誕樹而受傷,進而展現主角莽撞的個性,非常生動且耐人尋味。就如同老師舉行workshop目的,讓我們伸出想像力的畫手,用邏輯與創意刻劃出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這是我未來進行設計時永遠不會忘記的部分。

此外,我在Show your work!這本書中讀到一段話: Make thing’s about heart and mind, not eyeballs,有故事有意義的作品更耐人尋味,虛有其表的作品是很容易讓人遺忘的,回到第一周討論的主題,設計師的責任為何?若能夠把自己的理念用適合的平台加以呈現,敘述耐人尋味的故事,不論是多平凡的刻劃帶有深度的東西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例如 Kusama Yayoi利用圓點呈現他的情緒狀態,展現他對精神疾病的對抗與努力,即使是圓點也能感動世界無數人的心,也因為世人對他的故事產生共鳴吧。

week 6

這周我將期中作品的細節整理出來,並同時對鯨魚的溝通方式進行了一修研究,同時,我也想分享最近我的觀察與興趣。

鯨魚以聲納為溝通方式,又稱為鯨歌,主要是因為他們生存的環境在海底,視覺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相較空氣來說較慢的水流速度使得嗅覺也沒有發揮太大的效能,因此聽覺系統變成他們主要的溝通語言,根據不同的鯨魚品種會發出不同頻率的聲納。在鯨魚是群居動物的前提之下,產生鯨歌的目的包含覓食、求偶、感知外界、導航等,理查森等人(1995年)整理了藍鯨發出鯨歌的下面6種可能的原因:

  1. 保持個體間的距離
  2. 同類和個體識別
  3. 環境資訊傳遞(例如覓食,警告,求偶)
  4. 保持群體聯繫(例如雌性和雄性間的交流)
  5. 地貌特徵定位
  6. 食物定位

有趣的是,人類的主要溝通方式也包含聽覺為主,其中語言為主流。人類產生的語言除了加速人與人之間的達到基本需求之外,語言也是一個人的身分認同中主要的構成部分,也是一個文化的主要成分之一。換句話說,人類的語言與鯨魚的鯨歌不同的地方在於,人類在情感上的表達跟認知有更高層次的了解,讓溝通的功能變得更複雜。因此這次的期中報告,我會進行workshop的方式,讓參與者分別扮演人類與藍鯨,在兩種環境下進行兩次的體驗,體驗過程會要求參與者完成一些任務。鯨魚環境裡包含多數鯨魚、52赫茲鯨魚、海水、其他海洋生物,主要任務會根據理查森等人的研究進行設計;人類環境包含數位使用不同語言的人,以及一位雙語者,主要任務會根據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進行設計。

以上為期中報告的資訊,接著我想分享我這周的發現。我在youtube隨意觀看影片時,看到一位小朋友對於雙面亮片藝術(double sided sequin)的著迷讓我相當感到興趣,雙面亮片藝術不僅僅是單純視覺上呈現兩個圖案,我認為他還有很多可塑性,像是呈現萬物的正反兩面,而且我們可以控制圖案轉換的程度,我希望在我的期末或是未來的作品上可以呈現出來。

week 7

這周沒有吸收太多新資訊,主要專注於期中作品的製作與展現,這次期中我想呈現52hz 鯨魚的世界觀,比較普通鯨魚跟他的世界有甚麼差別,同時也探討人類對他的觀點,有人稱它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但它真的寂寞嗎?

根據最近對鯨魚的研究發現他們的視力不佳,主要是用聽力聲波來跟彼此溝通和定位,其中藍鯨是目前發現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平均年齡長達80–90年,在海中幾乎沒有天敵,而人類捕食是最大的非自然死亡主因。為了要更接近鯨魚的世界,我製作了分別是藍鯨視角與52hz鯨魚的視角的影片,以下為製片細節:

藍鯨

首先,片中的視覺呈現對色彩不敏感以及模糊,代表他們在海中主要不是使用視覺來感知世界;再者,我將影片切成三個部分,覓食、與其他生物互動、求偶,其中由於他們是群居動物而且利用聲納溝通,而聲納的特性可以在海中傳數十公里的距離,這能推論藍鯨在進行影片中的三個動作時,有很高的可能性聽見別的藍鯨的聲音,因此我將三段影片都加入不同分貝的藍鯨聲波。

52hz 鯨魚

跟藍鯨影片相同的是視覺的敏銳度,畫面都呈現模糊;不同的是,52hz鯨魚無法接受同類的聲波,因此在覓食、與其他生物互動中不會聽見鯨魚的歌聲,只會聽見海中52赫茲左右的聲音,此外在求偶的過程中,會自己發出聲響如同藍鯨,但是不會有其他鯨魚出現在畫面中。

透過兩支模擬影片的觀察,我認為「世界上最寂寞的」是錯誤的,先屏除藍鯨是否有情感意識不論,其實在影片中52hz鯨魚沒了其他鯨魚的影響,對周遭的環境好像比較敏感,有點像是視覺在感知時的比重提升,在不被其他鯨魚影響下的體驗這個世界,即使生來是群居動物,但是獨自生存也是能夠存活30年以上,不被原始的規則拘束,從人類的觀點是相當自由的。雖然只透過人類對鯨魚的些許了解進行模擬,但是深入去體驗它的世界其實跟人類想的不一樣,越深入越多感觸。

week 8

本周主要紀錄期中發表時的一些回饋跟改進的部分,非常感謝各位同學跟老師的指導,讓我獲益良多。

首先,這次期中呈現方式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原本預期的狀況是在台前說明自己的作品並呈現Powerpoint,結果呈現方式像是展覽一樣,盡量不要有人在旁解說,讓參與者自己摸索感受設計,意味著作品呈現需要在短時間內讓人清楚明瞭,因為疏忽了這一點,我的作品準備就顯得很不足,呈現方式讓人疑惑。我認為這個認知上的差距是跟我的背景有關,因為我從沒有製作展覽過,只有上台報告的經驗,所以一聽到發表就直接聯想到powerpoint,在觀察其他同學的作品時,我發現有豐富佈展經驗的人能夠讓人短時間快速擷取到他想表達的概念,像是用小紙條引導觀眾或是單一的呈現讓人一目了然,我發現要製作並不難,但是要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思考並且花時間去實踐它是最難的,這讓我學到了呈現作品的藝術,值得省思。

再者,針對我的作品,我最滿意的部分應該是對鯨魚的研究以及影片的製作,確實也花了我很多時間,不過我沒有好好地呈現出來,可能的原因我整理出以下幾點:

  1. 以手冊的方式呈現影片
  2. 手冊引導不足
  3. 手冊內容太複雜

老師給回饋也提到用QRcode呈現影片非常不直接,會降低觀眾點開影片的動機,也許讓整個體驗更簡單,把手冊這個概念去除,在觀眾閱覽我的作品時,電腦自動撥放鯨魚的影片並搭配耳機,同時附上鯨魚的解說小冊即可,讓主軸更明顯。至於手冊引導的部分,讓影片跟圖畫放在一起容易讓人不知所措,因此我在改版的內容裡,增加了鯨魚影片的截圖與簡單的說明,減少文字增加圖片,讓觀眾一目了然,同時也更了解主軸。最後,手冊內容太複雜的問題,當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時,我就深刻覺得我想呈現的東西太多或是連結做得不夠好,其實手冊、影片、圖畫可以分成三個展覽了,如果我只挑其中一個呈現會讓主題清楚很多。不過統整來說,一開始對於展覽的概念跟經驗是相當重要的,這會影響你設計的內容還有考慮的範疇,真的學到了一次寶貴的經驗。

此外,我在說明作品時太過緊張,導致無法清楚表達我的想法,這點是我仍需要克服的,多練習跟適應,增加自信心,我希望在期末能夠有大幅度的進步,已經開始期待接下來的作品了!

week 9

這周我第一次了解何謂 intersectionality theory,尤其是在提及黑人女性主義的部分,我認為這個概念是不能被忽視的,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因為在亞洲國家這個詞彙跟理念很少被提起,可能是種族不同的緣故,但我認為intersectionality不僅侷限在黑人女性主義,他想表達的是一種結構式的問題。

雖然台灣是一個相對開放且自由的國家,女性主義盛行且性別平權也走在世界的前端,但仍有些長年累月所造成的結構問題是不容易被察覺,更不用說被改善, 舉例來說,同樣是處於社會邊緣,男性的入獄和自殺比例都比女性更高,親子關係也比女性來得疏離,同時,社會上供給弱勢女性的援助也較多,且女性也較男性願意對外尋求幫助。以上的狀況能夠推論出來自結構上的生活壓力,包含教育、社會期許等,都使男性在缺乏資源的狀況下,難以得到實質上的幫助,在台灣已經如此,不難想像在其他更加保守的國家會有如何的狀況。對於一個作為有心理研究背景的設計師而言,不論在求助或是反抗的過程中,第一步永遠是最困難的,也可稱作 Foot In The Door Effect,我們能利用設計去讓改變的門檻降低,讓平權正義走上緩慢但穩定的軌道。

設計師 Laila Laurel 以女性主義為主軸,利用椅子設計去消除男女刻板印象,利用日常生活的小改變去消除長期年累月的行為與觀念,非常有趣且發人省思。她將椅子座位前端放置一塊長木板,並將座位設計成正三角形▲,增加使用者將雙腿並起來的難度,另一張椅子則是相反,利用座位的形狀▼讓使用者雙腳併攏。不過我好奇這個設計的影響力是否能應用在真實社會中,如果將這個兩張椅子隨機放在路上讓使用者挑選,並觀察使用者的性別,會不會變成▲=男性▼=女性的謬誤,換句話說,因為傳統結構的力量勝過這個設計,讓此設計成為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的工具之一,達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women/manspreading-chair-design-laila-laurel-award-brighton-university-a9008746.html

這就讓我回想到第一堂課的內容,設計師身負的責任與影響力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凡事都有正反面,像是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推進了科學發展同時也創造了核彈,如何去衡量設計的好與壞,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week 10

本周談論的主題是 Decolonizing design,從Hippo roller為例切入主題,讓我對於人道主義有更深入的認識,但最震驚的是,人道主義背後所蘊藏的目的與動機跟預期的並不完全相同。

我們常見的人道主義行動包含運送糧食、生活用品以及知識傳授,例如英語教學或是農耕教學等,但是在善行的背後多多少少還是會為當地帶來一些影響,例如衣索比亞,因為免費的食物援助,當地農夫種的穀物都無法銷售,因為有免費的何必購買,再加上歐美穀物以低量的價格提供給非洲各國,國內的農業難以抵抗如此的貿易競爭,導致農業發展進入停滯,就像是把石頭丟進平靜的池塘裡,有干涉就會有漣漪。我認為人道設計主要是讓被救援對象能夠回歸平時的生活,或是能夠協助他們走向他們想走的道路,而非用大眾的觀點去執行,這就顯現出Decolonizing design的重要性。

我們存在於一個擁有許多世界的世界,多數人習慣於目前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快速也稱之為"現代人",少數人停留在原始的狀態稱為"原始人",身為現代人族群的一員,我不認為我活得比較快樂,大量的資訊跟難以撼動的結構式社會讓每天的生活伴隨著壓力跟不安,說真的人存在的價值究竟是甚麼?也許是找到讓自己能夠沉醉能夠在乎的事情,也許是如馬斯洛所言達成自我實現,也許只是扮演生物鏈的其中一環,不論為何,當你的世界越來越大時,競爭者相對來說多很多,進步與挫折都會隨之而來,這也是科技與自殺率共同成長的原因。說真的有時我會想像如果我生於原始社會,會不會認為這個世界更和諧更快樂? 而我們未經了解就一味地利用設計將原始人推向現代社會,他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不是會更大嗎?

回到Decolonizing design,執行上其實有很多阻力,設計師經常需要拿錢辦事,原始的理念會根據現實一改再改,我曾想過要解決這個困境難道只能爬到權力頂端嗎?又或者打破權力結構重新建構一個組織?不論解答為何,我認為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充實自己並關心社會,保持初衷。

week 11

本周討論的主題為 cosmo-futurisms,其中探討了afrofuturism、sinofuturism、indofuturism。這是我首次接觸afrofuturism的概念,非常新穎而且從來沒有從這種觀點去看這個世界的歷史跟未來,也在課堂上幻想台灣若以afrofuturism的觀點去模擬未來,將會是甚麼樣子。

首先,afrofuturism很有特色的一個論點是,若你無法回頭去看過去或是回歸到原本的地方,你就只能創造未來,創造全新的文化以及環境,就像是當時從非洲來到歐美大陸的人們,開創了嶄新的未來。若以這邏輯去想台灣的歷史至今,由於特殊的地理關係,讓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政治關係特別複雜,數次面臨絕境至今,這種不穩定的狀況仍持續著,歷史上,台灣與當時非洲大陸相同,在民族主義之下成為強權的犧牲品,當非洲人民被強權作為奴隸商品販售時,台灣的人民也是被強權視為次級子民,遭受各種剝削、不平等的待遇與犧牲,只因為所謂的「強權」先了解了軍事工業並與其發展,使世界其他的土地被迫成為「弱勢」,征服也許是一種人類慾望的展現。不過,在夾縫之中生存不僅僅只有悲傷,更多的是創造理想的未來,是令我最感動的事情。

Afrofuturism除了展現創造力之外,讓我感到強大的樂觀與團結,已經距離十五世紀的slave trade七百年,歐美州各地都深深受黑人文化的影響,經過數代的傳承,這儼然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有種反殖民的感覺,也印證了Afrofuturism他們的確在創造未來的過程不可獲缺。從這個現象來看現今的台灣與香港局勢,我們長期受到中國強權的打壓,我們長期深陷在中國經濟、媒體與娛樂的脅迫之中,就像是中國每天偷偷的來挖土,就等一天平衡沒了,讓我們自動沉沒,再以英雄的姿態伸出援手。如今台灣的狀態固然與十五世紀非洲有些類似,多了些反擊籌碼與國際關懷,但被中共統一永遠是我們未來不可抹滅的幻想情景之一,因此,我想像在未來的情境裡,即使台灣的主權已不存在了,但台灣人民仍然會持續創造並影響著這世界的未來,如同Afrofuturism的概念,我們既然沒有退路,故我們即是未來。

近來香港抗議的議題愈發嚴重,台灣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面借鏡,但有時候權力的差距根本讓你無從選擇,因此我深刻的感受到身為一個享受過民主自由的人是多麼的幸運,即使在未來我被剝奪了這個權力或離開了台灣,我仍會秉持著台灣的精神與信念,創造屬於我們的價值。

week 12

THE POLAK GAME 用非常簡單的方式將我們對於未來的想法進行分類,依照樂觀與悲觀可以更簡化的分為Dystopia and Utopia,雖然作再多的分類,在黑與白之間總是會有一些灰色地帶,畢竟好與壞每個人的詮釋角度都不同,但是從我的觀點,我認為未來會是Optimistic Imaginary&Optimistic Agency接近 Utopia的思想。首先,在課堂討論時我曾提到進化論的觀點,地球上的生物為了要適應環境,就會進行演化並且養成習慣,隨著時間,人類的智能與身體會進化,這代表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與技術,因此未來的科技發展是會往上提升的,至於心智上是否能夠隨著進化而提升,我無法斷定,從過去的歷史事件推測,至今人類不斷的經歷類似的迴圈,例如不曾停止的戰爭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無法消弭的牆,不過我認為正確的使用科技可以加速帶動人類心智上的成熟進而達到更高層次的文化平衡,其中一個例子是台灣同志婚姻法條通過,網路社群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藉由此媒體串聯台灣各地的力量與想法,同時也推廣這份概念讓更多人知道,讓性平進入下一個里程碑。

再者,決定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人類的未來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未來是好是壞我們都必須承擔大部分的責任,不過人類判別決定的因素太過於複雜,有時候的抉擇會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導致未來有停滯甚至退後的感覺,舉個例子,當川普競選時曾許諾支持LGBTQ團體推動相關性平工作,但當選後整體進度落後甚至倒退。從這可以知道我們也許已經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但是我們能夠更正並進行下一個抉擇, 「不遷怒,不貳過」是論語中的名言,人類在自我校正的速度比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但我相信自省的能力會間接進化人類的心智。

最後我想討論一下Causal layered analysis ,這個方法使我在進行Ideation時得到了許多靈感。首先這個分析方式提供一個很清楚的線性思考架構,通常我們不缺想法,但是卻很難去深入了解,就是因為缺少一個結構性的思考邏輯,此分析方式就提供了一個簡單又實用的架構。第二,此架構提及myths and metaphors,非常有趣,通常我們思考問題時都會止於文化層面,但比文化更深層的是數千年的迷思與傳說,若設計時將四個層次展現出來,展現這議題的深度,會更加打動人心。因此,我們這組討論期末報告時,也使用了這個分析方式進行研究,非常有趣,希望期末呈現時能夠展現出來。

week 13

期末報告倒數兩周,想回顧一下這學期印象較深刻的東西並討論期末報告的主題與可能性。

關於學期的印象回顧,首先,我認為這堂課的課程安排是我這學期最縝密且最欣賞的,老師並不會一昧地要求我們生產作品,而是進行完整的理論教學,之後才是實作,避免了trash in trash out的現象同時也對設計有了更完整的框架。再者,期中展是我首次體驗如何設計展覽,由於之前毫無經驗,毫無根據的埋頭一直做作品,卻忽略了觀眾的行為模式以及呈現場地的限制,希望期末能夠大幅改進。第三,有些在課堂上的理論於生活中非常受用,包含四個cosmology 以及上週所說的Causal layered analysis,有趣的是我在逛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時,全球各地的文化歷史大都能用四個cosmology解釋,其中大洋洲的文化充斥著totemic design最為鮮明,以圖騰代表眾神與信仰,很慶幸能將課堂上的理論應用到真實世界中,獲益良多。

關於我們這組的期末報告,台灣的未來是我們想要發展的主題跟核心,我們參考的歷史事件是全球暖化與台灣地形互動後的結果,去推論之後台灣人民的動向。自從1880起,海平面已經上升了88英吋,其中3英寸是在过去25年里增加的 ,每年平均上升3.2mm,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地形高度變化大,平原與山地並存,因此我們推定當海平面將台灣平原淹沒時,仍會留下部分台灣。當台灣面積變小資源有限,人民會往海外移動尋找新土地,就像15世紀的歐洲人離開家園尋找希望,這將台灣人民分成兩類,一種是原台灣島民,另一種為大陸移民,我們希望去探討這兩種族群文化、交通、與認同的異同。此外,我引用了些世界歷史事件以探這個問題的解答,包含16世紀的歐洲移民潮以及近期的吐瓦魯移民澳洲事件,還有我們必須先搞清楚台灣的特色與核心價值為何,在離開土地後會剩下甚麼,是我們期末必須展現出來的。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global-warming/sea-level-rise/

最後,我很感謝願意一起做團體報告的同學,雖然個人報告能夠100%掌握進度,但我一直相信有同伴的合作會讓作品更有深度,好團隊的經驗會讓最後的感動加倍,我相信我的組員,好好的完成這次的作品。

week 14

這是最後一次更新,想要聊聊期末呈現的回饋以及這堂課教學模式。

期末呈現

這次的作品以孝道結合科技,從傳統視角詮釋科技的未來。我認為跟組員討論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背景以及技術都不同,我們光是討論就花了三天的時間,從訂下主題到呈現方式經過不斷協調才得以達到共識,不過老師給的回饋非常有幫助,尤其是呈現方式,因為呈現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的設計,同時又得顧慮到觀眾的感受,鮮明的主題加上視覺呈現是精隨,老師給了我們photoshop古圖的建議,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方向。慶幸的是我們的組員協調度很高,分工均勻並發揮各自專長,而報紙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這次的回饋大多正向,其實一開始挺擔心我們使用中文會不會讓參觀者看不懂,不過老師們對於報紙整體呈現的質感讚譽有加,以及英文譯本呈現的方式尚可接受,這讓我體悟到好的作品其實是超過語言的,整體設計的質感與概念會想讓人了解是核心價值。還有另一個自我回饋是,一個好的團隊所呈現出來的作品會比一個人的作品成就感更大、效果更好,因為從選擇主題到呈現方式都是三人討論後的結果,沒有一個人缺席,而且對作品都充滿熱忱,合作無間的感覺不僅讓友誼加溫,同時也從彼此身上學習到很多,經過這次的經驗,使我對團隊作業完全改觀。

教學回饋

這堂課的結構非常紮實而且受用無窮,評價很高,而且老師上課的熱忱我們都有感受到,逐漸對這堂課投入越來越深,其中我特別喜歡期中期末的呈現方式,像是看展覽一樣,同時也練習到如何佈展跟解說自己的作品。還有期中期末前一週上課的方式是與老師約時間,一對一討論作品進度,非常非常有用,我從來沒有遇過老師願意在課堂時間進行一對一的討論,我認為效率極高,非常推薦老師之後沿用這種模式。

整體來講這堂課已經非常好了,硬要說哪裡不好的話,我一開始比較困惑的是布展方式,也就是期中期末的展覽,因為我之前從未辦過類似的展覽,而且課堂上未提及如何呈現作品,有點搞不清楚方向,如果能夠在課堂中加上一些佈展的知識,以及事先讓學生了解佈展的情形會是如何,那這堂課就無可挑剔了。

謝謝老師與同學們這學期的教導,我真的學到了很多,現在回頭看看之前的文章,成長的非常紮實,獲益良多!

--

--